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新闻

行业新闻

2023

会员文章 | 旅游时事评论—进与退的取舍

2022.09.22

来源:阅读次数:

进与退的取舍 

      在自然灾害面前,旅游显得多么的渺小,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,把旅游人打得措手不及。面对当下的困境,旅游人唯一,也是最核心的任务,就是活下去。毕竟活下去,才有资格谈未来发展。
      如何更好地活,选择进还是退?很多人感慨取舍不易,老板难当。最近,看到一篇文章,题目是“第一家倒下的邮轮公司”,里面说道,马来西亚“赌王”林梧桐的次子林国泰接棒赌业后,独排众议专攻邮轮生意,在他卓有成效的经营下,丽星邮轮从一家默默无名的公司,发展成亚太地区居首、全球第三的邮轮公司。有人说,他押对了市场,但输给了新冠病毒。这一次,他输得很冤。这篇文章,在业界广为传播,成了新闻。有人问我对此有什么看法,我反问他们:“你相信邮轮就此倒下,生意从此消失吗?旅行社受到重创,也倒下、隐退了一大批,那是不是也会跟着消失?”“如果就此下结论说丽星邮轮输给了新冠病毒,那我们倒下、隐退的旅游企业不少,是不是也输给了新冠病毒?”我更看重文章里所说到的“他们采取了多项措施保留现金,比如推迟两艘邮轮交付、暂停一切资本开支等等。”我认为,很多企业今天的“倒下”,是为了当下更好地活着。今天的歇一会、喘一口气,是为了明天、日后更好地站起来,获得新生。
      我经常思考,国际社没有海外游不足以生存,如果经常连国内游,甚至连省内游都不能做,只能做一些本市游,在企业规模不减的情况下,靠什么养活自己?选择勇往直前,不裁员、不减薪,当然勇气可嘉、可歌可泣,但如果明知道处于运作状态比处于静止状态要亏得更多的话,我们为什么不选择处于静止状态、让自己少亏一点?轰轰烈烈战死在战场的路上,并不见得都是勇士。降本增效,减负减压,收缩战线,同样是一场战役。“留得青山在,不怕没柴烧”,保存实力,留下革命的种子与余火,才有东山再起的资本!
      一个旅行社老总跟我说:“都说现在是黎明前的黑暗。但也许才刚刚踏入凌晨,离晨曦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与距离。”“旅游本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,换了是你,现在这个时候出游,你会觉得快乐吗?”“自然界许多动物之所以要进入冬眠,是因为在冰天雪地、食物缺乏的恶劣环境里,冲锋陷阵只会让自己伤得更重、死得更快。”“现在,销售手头上的客户没几个有出游的计划,身边的朋友没几个有出游的意愿,寒冬里该冬眠的还是要冬眠!”“今年比前两年都要难,20年业务做了半年,21年做了三个月,22年到7月为止一个月还没做到。这边厢刚刚解封,那边厢又升为中高风险地区,满腔的冲锋热情,被一盘盘冷水迅速浇灭。”“一个城市只要出现一两个病例,就马上进行全民核酸检测,从机关单位到大中小学,不是被劝导非必要不要出省、出市,就是被劝导要居家过节,哪里都不要去,这让旅游怎么搞?”一个旅游同行则在线上感慨道:“我们从过去的鸡汤中听到过太多的例子,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,只有卖不出去的销售。但是现实中却是,产品再好也不一定能得到真正需求。而真正需求方要购买某些产品,却花大钱不一定买到心仪的东西。”
      经济学家马光远指出,千万不要急着赚钱,不要难为自己,因为你在经济环境好的情况下都赚不到钱,你还想在经济环境不好的情况下赚到钱,你这是跟自己过不去。华为创始人兼总裁任正非则强调忧患意识和忧患进取,他指出,很多人说企业领导者应该永远乐观,因为不乐观他就很难发现和把握机会。这当然有道理,但是一个没有危机意识的企业家,也可能见不到乐观的明天。所以,优秀的企业家身上,多半有一种“进取的忧患”。

      我们都懂得不可以随便花纳税人的钱,如果你的企业今天还可以正常运转,员工正常领着工资,那是因为你的老板、出资人在背后顽强地用资金为你支撑着。“退一步,海阔天空”,当下,资金是旅游人的生命线,在进与退的选择上,需要我们更多的智慧与理性!

作者:佛山禅之旅 陈松晖